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水》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5 11:01:19
《水》语文教案

《水》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语文教案1

内容预览:

北师大版《望庐山瀑布水》教案

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

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

师:对,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3、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4、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5、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6、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注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

3、再读诗,体会感情

4、背诵默写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第一节课文。

二、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乌鸦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乌鸦”

学生看图介绍乌鸦外形。教学乌鸦

想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乌_______鸟进行区别。

2、板书“喝水”教学“喝”,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根据回答教“渴”与“喝”比较。

3、质疑引导学生提有意义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

(2)读通句子,不连贯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分节朗读,评价。(学生评)

4、根据反馈教学生字,纠正字音。

5、区别形近字。

石——右喝——喝办————力

  (三)再读知意

1、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节,质疑。

3、看图说说,你从哪里看出乌鸦口渴了?

4、“到处”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写字

1、看板书记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发现。

3、写田字格(生说师板书)

4、展示学生作业,评价后修改。

(五)读文感悟

1、自己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解疑从课文哪里感悟到?

3、解决知识点:

(1)联系课文,说说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导朗读,合课文插图想像乌鸦喝不到水的着急样子。

(2)做实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经过。

A 理解“渐渐”并仿造说句。

B 看插图想想乌鸦喝水后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

(六)总结全文

1、理解乌鸦心情变化的心情

着急———高兴———着急———高兴

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课文。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会夸一夸吗?

4、指导背诵。

(七)拓展

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有什么办法?

《水》语文教案3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 hē zhǎo

渴了喝水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 ……此处隐藏24041个字……标出它们的流向,再用箭头板书出来。(参看教案中的板书设计 。)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建立词句的概念。

三、指导朗读,加深印象。

老师在教案设计中加强了朗读指导。如:问句要用疑问和亲切的语气读。读“泉水泉水”重叠词时,把第一个“泉水”的“水”字读音稍拖长一些,另外注意声音高低的变化。“溪水溪水”,“江水河水”的读法亦如此。读回答问题的三句话时,要用亲切、肯定的语气朗读。特别是最后一句,要在“都要”这个词语上加重语气。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可以练习分角色朗读,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抓住特点,指导识字。

本课识字教案的安排,采用了在语言中识字,音、义、形分步教的方法。学生在第一节课,已经借助汉语拼音认识了生字词语;结合课文理解了生字词语的内容;第二节课安排重点分折记忆字形,并指导书写生字。

本课共有七个生字:泉、溪、江、海、洋、流、都,之中有六个字跟水有关,老师抓住本课生字偏旁部首表义的特点先集中学习这六个生字,难字重点指导,易学的字让学生自己分析记忆。这样教学便于抓住汉字特点来学习,有利于学生记住字形。

《水》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轻松优美的乐曲,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究读文的欲望。】

对话平台

感知

1、 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 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 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背诵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 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 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 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 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让学生参与评价,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字质量。同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更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读文

学习4——7自然段。

1、 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 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 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跳出文本,读说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泉水的奉献精神。】

想象

1、 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 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 ,它看见了 ,泉水说:“ ”

【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积累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让学生读、摘、写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练习

1、 填空

( )的杜鹃花 ( )的身影 ( )的镜子

( )的山谷 ( )的歌声 ( )的果子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 )、( )、( )、( )的特点。

(2)泉水流过( )、( )、( )、( )。

3、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

【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增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写字

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另外“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

《《水》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