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5 20:13:21
关于语文教案三篇

关于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郭枫 著名诗人,作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他的散文集有很多,如《早春花束》《老家的树》《海之歌》等论文集有《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出示提纲,自主学习。

1、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的呢?

2、你知道课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吗?

游侠—— 村落——

远房亲戚的住宅—— 南国的少女——

茂盛的森林—— 两棵大树——

音乐演奏者—— 街道和小巷——

测气候者和工程师——

3、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总体印象:

4、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 自读批划,小组交流: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的?

4、 汇报:

(1)、课文题目《草虫的村落》,“村落”本来指什么?在课文里指什么?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感情?

(2)第4自然段“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走回洞穴里去。”提示语:意味深长怎么理解?(⑴根据上下文理解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⑶工具书查找)

(3)第5自然段“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驻足痴望。”预设:发挥你的想象力,通过角色互换理解学习。

(4)第6自然段“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流了出来。”提示语:怎么理解“灵泉”?

(5)第8自然段“我看见……工程师忙于设计……”提示语:你还看见了什么?

2、“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组合作准备,演一演这位游侠吧.看哪个小组最棒!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试着写一写.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五、检测与反馈。

1.拼一拼,写下来

jìng mì qín min yīn yùn qiào lì qīn wěn màn yóu

( ) ( ) ( ) ( ) ( ) ( )

2.这些小生灵多可爱呀,你来描述一下吧!

写样子:( )的彩衣( )的小圆虫 ( )的黑甲虫

写活动:( )地奔忙( )地往来 ( )地交流

写神情:( )的目光( )地对视 ( )地振着翅膀

3、理解课文填空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 )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 )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2)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有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之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有的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了,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房远亲的住宅

(1)、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四字词

2、我从“甲虫的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子,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地流了出来”这个句子里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它们在交流些什么呢?

4、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5、 语言积累:背诵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优美语句。

6、 读说结合:说说你观察过的小虫,展开想象和联想,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小段话。

板书设计:

10 草虫的村落

归来的游侠 村民和谐生活

音乐演奏会 村民勤勉劳动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三、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说明的过程当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①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②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二、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三、重点研讨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在文章内部,作者也是按照一定的思路来介绍的。例第3段,把“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

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对于修辞方法,学生了解即可,关键体会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的好处(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每月光照在地上,像……

四、小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五、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六、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关于语文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