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7 06:25:23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10篇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真阅读课文,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4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难点:品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表达情感的细致入微。

教学准备:

学生:想想自己与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师:搜集猫的图片、与课文情境相吻合的音乐、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说过著名作家老舍吗,他也很喜欢猫,并且经过长期观察写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

2.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研读重点语句,感受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

1.学生自主汇报字词: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闭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并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阅读全文,研读重点语句,感受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1)读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只什么样的猫,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教师、学生合作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可爱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的猫

(淘气)胆小勇猛

(2)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读出有关句子。

理解:

①课件……无论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想一想会有谁呼唤它。)

……无论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呼唤它。)

②朗读句子,读出猫的贪玩。

读出表现猫尽职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

理解:①投影出示有关句子,出示猫“屏息凝视”的图片,它在做什么?再读读这段话,看看它在想什么?

②读出猫的尽职

(3)猫很贪玩,但却又很尽职,学到这里你对这只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认为这是只怎样的猫)?

①你能从黑板上圈出一个词语吗?

②再读读这两段话,读出猫性格的古怪。

(4)在课文的1-3自然段中,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猫的性格古怪?

①请你通过朗读告诉同学们哪里还表现了猫的性格古怪。

②填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

既( ),又( );

既( ),又( );

既( ),又( )。

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

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③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字幕变色)齐读第一句话。

四、反馈检测

1听写生字。

2有感情读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研读有关句段,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的思想感情。

2. 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二、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三、汇报展示

(一)再读课文,研读有关句段,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的思想感情。

1 哪里读出猫的可爱,请读出有关的内容。

2 感受猫的可爱

①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看看这句话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怎么理解?

②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

读出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来了吗?播放视频,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③读读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

读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④小结:老舍先生爱花、更爱猫,是因为他非常热爱生活,下一课《母鸡》就是他的又一生活感受。不仅老舍先生爱猫,很多作家都很喜欢猫,如周而复、夏丏尊等,课下可以认真读一读阅读链接中他们的文章。

(二)拓展延伸

1 观赏猫的图片,练习抓住特点表达对猫喜爱的情感。

①投影猫的图片,学生观赏。

通过刚才的朗读比赛,看出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猫。再请你欣赏几幅猫的图片,看你喜欢哪只小猫,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表达一下你对他的喜爱。其他同学猜一猜你喜欢的是哪只小猫?学生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2 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相信你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观察,你也一定会写出像老舍先生一样棒的文章。

四、反馈检测

1.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

2. 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五总结全文:

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所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板书设计:

古怪 老实 念玩 尽职

胆小 勇猛

……此处隐藏5947个字……事。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发展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创设了“买洗衣机”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方法多样性。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引导学生估算结果的大致范围。

本节课创设的“买洗衣机”的情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素材,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亲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家庭的“理财”计划中,使学生在理财的过程中,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会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为一、二、三年级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讲台,为现代化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都来自城市,知识面比较丰富,对教材中的情境非常熟悉。我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小组成员按每组4人进行合理搭配,有利于合作交流。

〖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了一个家庭理财调查,你们都调查好了吗?

(前一天发给学生如下的调查表。)

(评析本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做这个调查要干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生:调查好了。

师:谁把自己调查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

生1:**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费是10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4000元的电脑。

生2:**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费是12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费是9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调。

师:这几个同学们做的调查非常好!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一下你的调查,好吗?

(小组交流。)

师:有一个叫小刚的同学也回家做了一个调查,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屏幕显示:小刚的妈妈说:“我的收入是632元。”小刚的爸爸说:“我的收入是786元。”小刚的妈妈说:“我们家每月的生活费是980元。”)

师:看到这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小刚的爸爸比妈妈多收入多少钱?

生2:他们共收入多少钱?

生3:小刚家每月还剩多少钱?

师:你能估算出小刚家每月大约节余多少钱吗?小组讨论后,自己解答。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对,786元接近800元,应该是600+800-1000=400(元)。

师:哪位同学的结果更接近精确结果?

生:第2位同学。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估算出来了,那么你们能实际算出小刚家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吗?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

(找一生说答案,全班订正。师板书: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师:小刚家也有一个计划。你们想知道吗?

(看屏幕:小刚的妈妈说:“我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帮妈妈算一算,需要攒几个月?”小刚做思考状。)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能。

(评析课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胜心很强,对帮助小刚解决问题个个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机的价钱减去一个月的节余,还缺522元,再减去一个月的节余,还缺84元,因此需要攒3个月。

(列式: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攒3个月。)

生2:我们组是这样想的,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要买一台洗衣机是960元,还少84元,因此要攒3个月。

(列式: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攒3个月。)

生3:我们组的想法和第二个同学说得差不多,先求出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攒3个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攒3个月。)

生4:我们组的想法是先求出两个月的节余,是876元,买洗衣机还不够,再加一个月的节余是1314元,这就足够了,因此要攒3个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攒3个月。)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决了问题,看看小刚说什么?

(屏幕显示:小刚高兴地说:“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问题,你们的好方法我已经学会了。再见。”)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初衷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理解应用

师:老师也为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感到高兴,现在你就是你们家的小管家,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购买计划中的商品,用每月节余的钱,需要攒几个月。数据多的同学可用计算器帮忙,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组成员或老师帮忙。

(评析此环节旨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果单纯地出一道题,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让他们计算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了。另外,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器,他们感到很高兴,继续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答了问题,同时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并掌握了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同学们的课上得非常好。

〖教学反思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做一个调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课堂上,学生精神高度集中,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帮小刚解决问题时,学生情绪高涨,因为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只是平日从不参与,这次让他们自己当“管家”,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激发出来了。课堂上,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让我为之一振。由于取材于生活,学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达起来非常流畅,把一个理财计划说得井井有条。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