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5-09-30 11:01:27
【荐】《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篇

【荐】《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花不完的金钱。”有人说:“幸福就是享受美好。”但是我还不知晓,幸福究竟是什么,谁来给我一个诠释?

开学没多久,我收看了《开学第一课》,令我受益匪浅。有仅仅九岁的盲童弹奏出了惊人的励志传奇;有山村教师有最细腻的爱浇灌孩子们学会创新的王老师……但在其中,我最钦佩那一位“最美女孩”。

一张烂漫着天真的脸,泛着淳朴的笑容,但是瘦弱而疲乏的身躯,就像抵不住狂风的幼苗,随时都会倒下。一个单单十几岁的女孩,因为继母的瘫痪,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家”这么一个沉重的担子。一天为继母做200次脚底按摩、200个牵引、240个俯卧撑……这几百个让人倍感揪心的数字,甚至连亲人都做不到的事,她可以吗?年仅19岁的她,乐观、毫无怨言的她,用她瘦弱的肩膀,不屈服命运的坚持下来了!整整4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能是一百多万次的轮回了,但她依旧如花儿般灿烂地笑着说:“我每天都能见到母亲,多好啊!”

我心中最深处的那一块被触动了。在那瞬间,我明白了,幸福就是乐观的心态,追求梦想的羽翼!

电视上有预报节目的,有预报天气的,有预报的灾难的……为什么没有有预报幸福的呢?幸福,它躲在某个角落、你身后,甚至你面前。幸福是一个不定式,它也许不和每个人的口味,但它永远是最适合每个人的!

幸福在细节的瞬间。是清早母亲充满爱的早餐,是天凉父亲为你披的一件衣服,是同学间一声简单的问候,是老师一句贴心的鼓励,是陌生人无意的帮助……

幸福是追求理想的汗水。爱迪生,相信大家对他不陌生,但是又有谁明白他的付出呢?因为实验,他差点将挚友至于死地,为了试验,他烧了一列火车,被机长抽了一巴掌,左耳失聪。为了发明电灯,他花了足足1000多天,10万多次的失败,但他挺过来了!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人们带来了光明!

幸福就是奉献并得到回报。花儿开的更艳丽了,因为泥土给了它营养;小麦成熟了,应为农民伯伯为它们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学生成绩更好了,因为老师给予了他们知识……

幸福是阳光般的温暖,让人身心舒畅;幸福是雨露般的滋润,洗濯一切不平;幸福是微风般的无声,悄悄从你的发梢中逝过……

幸福究竟为何物?

我相信,幸福=乐观+信念+痛苦

有幸福在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有幸福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后记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炎炎酷暑过去后,新的学期又将来临,新的未知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就在9月1号的晚上,全国直播的节目《开学第一课》可谓是家喻户晓、风靡一时,创新、未来等词汇也一一闪映在我们的脑海中。

它带给我们的是阳光、向上、拼搏、奋斗。在节目里,我还记得当成龙大哥在阐述自己从一个“跑龙套”演变为一个“功夫巨星“中国名片””的成长故事时,他曾说道:“随着自身的能量越来越大,我开始思考:实现个人的小小梦想固然是很好,但如果有机会实现更大的梦想,我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对于某一类人来说,完成了个人的追求就可以此生无憾了,但对于另一群人来说,只有带动群体共同前进,实现更远大的理想,实现自我超越,量级的跨越才是终生目标。

其实一个班也是一样,你可以使自身的成绩更加优秀固然不错,但如果有可能的话,使整个班的成绩更加优秀不是最好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的奋斗始终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有班级、还有学校、还有社会、还有国家,甚至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幸福生活。如果我考进了前五,那么我也应该尽量使全班考进前100名,这才是一个优秀的人,所表现出的强烈集体主义精神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成龙大哥通过拍各种各样的电影表达了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就像“我们应爱护文化,爱护文物”“我们应传递人类追求和平的这样一种愿望”……他用作品与他的实际行动传播了中华文化,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种强烈的爱国心与集体荣誉感值得我们去学习。新学期开始了,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成长、有所领悟,要时刻以大局为重,为集体着想而不是只为个人利益。

就像是当在升国旗时,就算你感到骚痒,千万要忍住不能乱动,因为这个神圣的时刻不可以被任何小动作给沾污;亦或是你在以班级代表出场表演时,不能因为太过紧张或临场萎缩而想要放弃,而应克制自己、放缓心情并承受住考验,因为此时你是整个班级的形象代表,肩负着全班人的期望与希望。

不多说了,让我们即刻启航,踏上新学期的征程,出发!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终于开播啦!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关于创造向未来,人类的奇思妙想可真多,如:纳米科技、量子霍尔效应、无壳人工孵化小鸡……真是神通广大,上有“神舟”,下有“蛟龙”呀!

创造向未来,就是让我们把一代代的智慧之果永久相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快捷!科技,让我们的世界更“大”了,远在五湖四海却犹如近在咫尺,让我们更轻便;科技,让我们的世界变“小”了,攀上高楼,便可以与月亮打招呼,与火星交朋友。

奋斗,是我们21世纪青年的第一目标。做任何事都要有自信,奋勇向前,才能取得好成绩。即使失败了,也决不气馁,努力拼搏。“胜不骄,败不馁,争上进,齐奋发。”

追求,是我们的第二目标。我们肩负未来的责任与担当,应该不断追求、向往在新时代中的安身之处,在创造的阶梯中使自己青春无憾,换取美好未来。古希腊诗人所言:“吾魂兮无求乎永生,竭尽兮人事之所能。”我们要不断挑战人类大脑的极限,并发觉它的无限潜能。

节目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与王源的跨越40年演讲。薛教授说,他曾参加了三次高考,得了两次39分,但他并不放弃,经过奋斗、坚实和乐观的心态,终于成为了中国科技研究士,为祖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王源,他只是一位少年,但却有着远大的志向与抱负,这种精神榜样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每次成功,都会经过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面对困难挑战时,我们只要在梦想的鼓励下扬风起航,不惧风雨,就一定可以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彼岸。“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梦想是未来的种子,一颗种子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会在阳光雨露下、暴风飓雨中长成一棵苍天大树,大树的名字叫——未来。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明白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人生价值无关乎于年龄,而在于坚持奋斗的历程。身为国家的活力源泉,国家的责任不全寄托在我们身上吗?以梦为马,不负青春年。

开学第一课,创造向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幸福是什么?如果我们看见孩童在路边捡起垃圾时嘴边那一抹微 ……此处隐藏3429个字……可以在一年之内创造成功,这位工程师也只带了十几位工人。我们要学习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还见证了一个鸡蛋一个杯子里孵化成小鸡的故事。他从一开始的蛋黄到有了胎盘,有了眼睛,有了身体,有了腿,有了毛发,用肺呼吸,爵士从杯子里爬出来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每一条生命都很珍贵,我们一定要尊重每一条生命,就算是一只昆虫,一只蚂蚁,也要保护他们不要践踏他们的家园。

在这个节目的结尾处,又是一首轻快的歌,这首歌把我的思维呼唤回来,这个节目告诉了我们很多深奥的道理,我们一定要听从这些道理,不然在现实生活中就无法生活,不能被这个社会容纳下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

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此时的我躺在学校寝室的床上,可是丝毫没有睡意,因为刚刚看过的《开学第一课》的感人场面还让我念念不忘。

在《开学第一课》中的第三个环节,班长哪吒写上了:爱是承担。班主任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上初二的男孩叫马鹏飞,因为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不在了,所以就只有奶奶照顾他。后来,奶奶患上了糖尿病,为了照顾孙子,她每天只吃很少的药,因为这样她双目失明了!为了照顾奶奶,那时还不到六岁的马鹏飞变成了家里的主人。

他每天早上5:00起床,然后是烧热水、洗脸、刷牙、做早餐、喂奶奶吃早餐、跑去上学校。中午快速跑回家做中饭。下午跑回家,做晚饭、喂奶奶吃饭、陪奶奶散步、帮奶奶按摩、学习功课等等,一直到十点半才能上床。因为奶奶得了病,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生活费,他精打细算,悉心照顾奶奶,自己的学习也不落下,常常在奶奶睡了以后才做自己的功课,学习成绩保持在班上的二十名左右!

其实,马鹏飞的事迹早就在全国各地有了报道,有人说:“马鹏飞就像一株经历风雨依然茁壮成长的小白杨,他缺少滋养但却顽强生长,他肩膀柔弱却勇敢担当,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亲情的力量和人性的坚强。”

是呀!他一天要做这么多的事情,成绩还保持在班上中上的水平,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对奶奶的爱让他学会了承担!如果要我在一天干这么多的事情,我不累得趴下才怪呢!早上他是5:00就起床的,而我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呢!记得暑假的时候,我就计划8:00起床,可还是常常贪睡。他的生活是忙碌的,也很单调,总有干不完的活,所以每次放学,他都要跑回家。而我除了学习,可以晚电脑、看电视、骑单车、游泳……生活很自由、很惬意。平时,妈妈只要我淘米煮饭、摆鞋子,我还总是拖拖拉拉的,比起马鹏飞,我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小小身躯却承担比常人也难以做到的事情,这就是爱的力量,他用爱托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这就是一种承担,他用行动来承担一切抚养老人的责任,支撑着一个家。 ”看了这个片子,了解了马鹏飞的事迹,我要向他学习,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帮助父母分忧解难,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让我们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学会承担责任的人,让我们的祖国因为有爱、有承担,变得更加美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

在家长的殷切期盼下,在老师的敦敦教诲中,在先辈的信念指引下,六岁的《开学第一课》带给我震撼,带给我信心,带给我向往。走进它,就走进了红军的辉煌历史,走进了爱的教育和启蒙,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

《开学第一课》以爱为切入点,在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2016年9月1日的“第一课”是围绕着红军出征时的悲壮历史来引入的。有几个环节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这个节目总共讲述了四节课,分别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另我印象最深的是过扁带桥。

过扁带桥主要讲的是团队合作精神。过桥时那铺在桥上的海绵会不时地被摇下来,上面的人摇摇欲坠,看得人胆颤心惊。但是他们沉着冷静、勇敢面对、齐心协力战胜了一切困难。这不就是启发我们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合作精神吗?

在《开学第一课》里还讲了99岁的老红军胡正先说通信兵的故事、94岁的老红军梁天文回忆和杨政委的故事、贺捷生讲述父亲带着自己上战场的故事……有些老红军有自己的五角星,而他们的五角星正挂在舞台上空闪闪发光。先辈的旗帜,带领我们看过了长征时的画面。对于我而言,长征永远在路上。

听了故事,看了画面,回味着主持人的话:“你说长征有二万五千里,就相当于围着400米的操场跑300圈,这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我被震撼得久久无法平静内心。

在先辈的鲜艳旗帜的指引下,我内心澎湃……在满怀向往中我又聆听了女宇航员王亚平的“第一课”。她与我们详细地讲述了从学习航天知识到登上太空的艰苦过程。在她细细的讲述中,有一件事令我深受感动。她说,人们在坐过山车时的过载是人自身重的两倍,而他们训练时的过载是人体重的八倍呢!但是他们没有一个选择放弃,他们个个都坚持到了最后。航天员们身上的这种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佩吗?

《开学第一课》再创收视新高,新媒体上掀起一股向老兵致敬、传承长征精神的热潮。不!它更在全国中小学生的心中掀起了一股向英雄致敬的热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

在2020年的春节,本应是万家灯火,街上车水马龙,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使整个城市安静了下来。

这时,远处驶来了几辆大巴车,里面是我们国家的逆行者——医护人员。他们不顾新冠病毒的可怕,冲到了防疫的第一线,“中国加油!”“我会成功的!”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展现了中华儿女那不服输的感情,从84岁的老人到20多岁的青年,他们放弃了团圆,放弃了和家人的陪伴,把一切抛在了脑后,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战胜病毒。医护人员来到武汉,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有时为患者加油鼓劲。而为了节约物资,一天很少上厕所、吃饭、喝水,一天下来,他们个个大汗淋漓,手上被勒出 了深深的印迹。有了他们,中国的疫情得到了很好地控制。而还有一些人,在幕后为大家帮助着,工人们完成了10天建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记录;交警们没日没夜地为我们测量体温…….

而造成这一切的是什么呢?不是蝙蝠,虽然它的身上带着病毒,但它们的毛发发现可以留住它们不随处传播,而且没了它们,全球的粮食总产量会因为飞蛾的幼虫减少一半。人类是罪恶的,为了满足一时的希望,滥食野生动物,造成了一场大祸。开学第一课观后课每半年会开学一次,每半年会有一个节目-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是一个好天气,清空万里。那次,我几个月以来,第一次看到了校园,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好看,那里的下课铃比其它音乐都好听,下课铃响时,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放学回家时,在天底下,红的红,绿的绿,都十分漂亮。我一会上了假山,一会又下来。那些树木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棕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使人非常舒服。

开学第一课开始了,毕竟是半年才有一期的节日,十分好看。基本上都有许多故事,我们儿童都比较喜欢的故事,这期开学第一课抗疫英雄-钟南山,也来到现场做了一次演讲,他虽然已经步入老年84岁,可是姿态与二三十岁的人没有多大分别。钟南山的到来,使开学第一课更加有意义了。

《【荐】《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